皇冠足球比分

图片
忠县人民政府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农业农村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区县政策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 农业农村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区县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33MB16862781/2021-0023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忠县乡村振兴局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1-11-12
[ 发布日期 ]
2021-11-24

皇冠足球比分:印发《推动全县“十四五”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 (2021-2025)》的通知

字号:
分享: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县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皇冠足球比分:印发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农发﹝2019123号)、《中共重庆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皇冠足球比分: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委农办﹝202123号)等文件精神和全市、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以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产业链条完整活跃、农业功能拓展延伸为路径,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全县一地一城三区建设,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政策稳定,坚持绿色兴农,坚持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补齐技术、设施、加工、营销等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产业帮扶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支持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农户普遍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2025年,全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健全,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面向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进一步壮大全县柑橘、笋竹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每个特色产业培育2个以上产业化联合体,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35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占比提高到4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打造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培育国家级、市级、县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50个、200个,培育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进一步助推全县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二、突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三)优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深入实施“103050”工程的基础上,聚焦发展“3+2+4+N”的特色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粮油、生猪、蔬菜3大保供产业,柑橘、笋竹2大主导特色产业,调味品、生态水产、优质伏淡季水果、中药材4大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N种农业二三产业,加快构建粮经统筹、农林牧渔兼顾、种养加一体、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结构。深化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各乡镇(街道)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聚焦“1+3+11”市、县级重点帮扶乡(村)分类分片、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一乡一特”“ 一村一品。延伸产业链条,围绕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深化产业链条分工,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围绕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联盟创建。发挥链主型龙头企业引领集聚发展,鼓励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发展,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领域。

(四)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培优品种,聚焦粮油、蔬菜、水果、畜禽等优势特色物种,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加大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力度。要提升品质,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深入开展三园两场创建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规范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打造品牌,持续打造忠橙”“忠州橙汁等忠县农产品知名品牌,争取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继续开展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创建和认定。认真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引导县内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加快推进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园区化发展。

(五)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坚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抓加工与两头在外抓加工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产地预冷、高效烘干、低温贮藏一体化装备和清洗、分级、干燥、保鲜、包装、储藏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支持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支持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支持深加工企业技术革新和装备升级。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升规入统,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柑橘杂交创新基地。突出抓好畜禽产品加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等乡土产业。

(六)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推进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专业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深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电商主体培育和电商人才培训,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提升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水平。实施数商兴农,统筹市场力量参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产品网络品牌。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进村

(七)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忠县江城、江镇、江村、江景等特色优势资源,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积极融入“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推动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总综合体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一批地标项目,培育一批地域产品,建设一批精品线路和特色景观带、特色文化带、美丽乡村带,开发一批叫得响、拿得出、传得开的特色后备箱产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镇。有优势条件的地方,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经济。鼓励因户施策发展小加工、小餐饮、小运输、小制作等非农经济和小果园、小花卉园、小瓜菜园、小水产园、小养殖园等庭院经济,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八)提升产业基础保障能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推进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建设,提高耕地有效灌溉比重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整村整镇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宜机化改造,以七化为目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实施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现有特色产业基地管护。破除重建轻管思想倾向,切实把现有柑橘、笋竹等主导特色产业基地管护摆到与发展同等重要位置,确保发展一片、管护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加强管护技术指导和培训,落实管护经费,实行基层农技人员包片指导,提高管护技术到位率和质量。健全完善管护责任制,明确乡镇村组、农技人员、业主和农户各自责任。

三、持续稳定强化产业扶持政策

(九)强化财政支持。按照全市、县统一部署,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继续按政策规定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试点,优先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争取市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财政相关转移支付继续倾斜支持我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资金重点用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乡村产业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资本、金融资本下乡发展特色产业。

(十)创新金融服务。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努力满足信贷需求,力争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额持续增长。认真落实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完善,切实满足脱贫人口贷款需求。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支持力度。现有再贷款政策在展期期间保持不变,引导金融机构将再贷款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因地制宜力争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十一)完善用地政策。强化乡村用地供给,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照国家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安排乡村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按照全市、县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符合设施农业管理规定的,纳入农业内部机构调整。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农村发展留用面积可用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十二)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共建、共享、共用。加强入库项目论证,规范入库程序,建立入库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县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其他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选择。强化项目管理,健全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制。

四、强化产业发展服务支撑

(十三)健全产销衔接机制。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电商企业、批发市场来忠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股权投资、订单采购等方式与生产主体建立稳定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关系。积极对接消费帮扶,做大做实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馆和定向直供直销渠道。依托公路、铁路、港口客运场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持续开展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行动。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促进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衔接。大力发展农产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打造一批重点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

(十四)健全技术服务机制。继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对接选派下派的科技特派员、积极设立产业技术专家组,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逐步将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调整转化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全面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机制。探索推广技物结合等技术服务推广模式。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面向脱贫户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积极推行产业村主任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制。

(十五)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按照全市、县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对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继续给予认定和扶持。加强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水平。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分层分类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改革,完善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利益联结方式。将政策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挂钩。

(十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坚持风险防范工作和产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要定期开展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评估,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主要评估对象,聚焦生产、经营、联农带农合政策措施落实等重点,系统评估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从技术援助、市场服务、保险减损、金融风险化解、绿色发展等方面,完善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具体措施。

五、强化组织保障

(十七)压实工作责任。对照落实县级牵头、乡镇(街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级有关部门在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切实履行行业部门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政策和工作协同。各乡镇(街道)要把特色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在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和责任分工,明确专人推进落实。

(十八)强化考核调度。坚持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纳入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政策措施落实、特色产业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和实施效果好的乡镇(街道),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督导机制,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内容统筹推进。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动态跟踪,适时开展绩效评估。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

(十九)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特色产业发展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依托各类媒体平台,深入挖掘、总结推广各乡镇的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广泛宣传社会各方帮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事迹,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开展产业发展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治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附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中共忠县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11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