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第二届忠州青春歌会有哪些特点?
回答:感谢您对青春歌会的关注!如何让青年群体从“被动观看”转向“主动共创”,正是本届歌会的核心命题。我们摒弃符号化表达,通过“内容共创、双线参与、成长赋能”三个维度,让青春特质真正融入活动基因。
一是把话筒交给青年,让“青年定义青春”。在歌曲选择上,除充满青春正能量和奋斗精神主旋律外,还提倡原创音乐、国风新声、电竞主题曲等,我们鼓励广大青年将忠县本土元素(如三峡橘海、石宝寨)嵌入流行旋律,让地域文化与青年表达深度融合。
二是开通线上线下通道,打造“可触摸的青春现场”。在活动海选环节,我们设置了线上线下通道,其中线上海选由选手自行录制视频投稿参赛,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更契合年轻人的习惯。
三是构建青春成长生态,拒绝“烟花式狂欢”。我们将优胜选手纳入“忠州青年音乐人才库”,提供市内外文艺交流机会。赛后组建“三峡青年音乐联盟”,定期举办音乐交流活动,将短期活动转化为长期青年文化IP。
青春不在标签里,而在“勇敢绽放的姿态”中。本届歌会不要“流水线上的青春演员”,而要“忠于自我的生活主角”。在这里,电竞少年可以用《逆战》点燃全场,支教老师可用民谣诉说山乡,让每一种青春都值得被聆听——因为忠县要做的,从来不是青春的“旁观者”,而是青年理想的“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