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扩大保障范围。将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人员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已报销241人次、44.51万元;将13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助力解决生育难题。上半年生育基金支出1106.44万元,增幅达70%,生育津贴领取人数增幅达66%。
二是压缩结算时限。将费用报销资料收取频次由每月一次调整为“实时受理、定期集中结算”,支付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压缩比例达50%以上。
三是推行免申即享。参保职工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生育出院后,医疗机构直接推送结算信息,医保经办人员通过线上登记、审核、支付,生育职工“无感”享受生育津贴。1—7月底,已为245人办理“免申即享”。
四是实现全渝通办。我县参保人员在市内任一医保窗口均可提交生育待遇申报资料,窗口受理后实时线上提交至参保地审核,实现“异地申报、属地办理”,上半年手工支付生育医疗费用仅4人、0.78万元,降幅达77%。